山海经西山经全文朗读
(山海经卷二西山经朗读)
山海经西山经全文拼音版
《 山海经 · 西山经 》
西山经华山之首 , 曰钱来之山 , 其上多松 , 其下多洗石 。 有兽焉 , 其状如羊而马尾 , 名曰羬羊 , 其脂可以已腊 。
西四十五里 , 曰松果之山 。 濩水出焉 , 北流注于渭 , 其中多铜 。 有鸟焉 , 其名曰 䳋 渠 , 其状如山鸡 , 黑身赤足 , 可以已 [ 月暴 ]。
又西六十里 , 曰太华之山 , 削成而四方 , 其高五千仞 , 其广十里 , 鸟兽莫居 。 有蛇焉 , 名曰肥 ( 虫遗 ), 六足四翼 , 见则天下大旱 。
又西八十里 , 曰小华之山 , 其木多荆杞 , 其兽多 㸲 牛 , 其阴多磬石 , 其阳多㻬琈之玉 。 鸟多赤鷩 , 可以御火 。 其草有萆荔 , 状如乌韭 , 而生于石上 , 亦缘木而生 , 食之已心痛 。
又西八十里 , 曰符禺之山 , 其阳多铜 , 其阴多铁 。 其上有木焉 , 名曰文茎 , 其实如枣 , 可以已聋 。 其草多条 , 其状如葵 , 而赤华黄实 , 如婴儿舌 , 食之使人不惑 。 符禺之水出焉 , 而北流注于渭 。 其兽多葱聋 , 其状如羊而赤鬣 。 其鸟多鴖 , 其状如翠而赤喙 , 可以御火 。
又西六十里 , 曰石脆之山 , 其木多棕枬 , 其草多条 , 其状如韭 , 而白华黑实 , 食之已疥 。 其阳多㻬琈之玉 , 其阴多铜 。 灌水出焉 , 而北流注于禺水 。 其中有流赭 , 以涂牛马无病 。
又西七十里 , 曰英山 , 其上多杻檀 , 其阴多铁 , 其阳多赤金 。 禺水出焉 , 北流注于招水 , 其中多鳢鱼 , 其状如鳖 , 其音如羊 。 其阳多箭 䉋, 兽多 㸲 牛 、 羬羊 。 有鸟焉 , 其状如鹑 , 黄身而赤喙 , 其名曰肥遗 , 食之已疠 , 可以杀虫 。
又西五十二里 , 曰竹山 , 其上多乔木 , 其阴多铁 。 有草焉 , 其名曰黄雚 , 其状如樗 , 其叶如麻 , 白华而赤实 , 其状如赭 , 浴之已疥 , 又可以已胕 。 竹水出焉 , 北流注于渭 , 其阳多竹箭 , 多苍玉 。 丹水出焉 , 东南流注于洛水 , 其中多水玉 , 多人鱼 。 有兽焉 , 其状如豚而白毛 , 大如筓而黑端 , 名曰豪彘 。
又西百二十里 , 曰浮山 , 多盼木 , 枳叶而无伤 , 木虫居之 。 有草焉 , 名曰薰草 , 麻叶而方茎 , 赤华而黑实 , 臭如蘼芜 , 佩之可以已疠 。
又西七十里 , 曰羭次之山 , 漆水出焉 , 北流注于渭 。 其上多棫橿 , 其下多竹箭 , 其阴多赤铜 , 其阳多婴垣之玉 。 有兽焉 , 其状如禺而长臂 , 善投 , 其名曰嚣 。 有鸟焉 , 其状如枭 , 人面而一足 , 曰橐
又西百五十里 , 曰时山 , 无草木 。 逐水出焉 , 北流注于渭 , 其中多水玉 。
又西百七十里 , 曰南山 , 上多丹粟 。 丹水出焉 , 北流注于渭 。 兽多猛豹 , 鸟多尸鸠 。
又西四百八十里 , 曰大时之山 , 上多楮柞 , 下多杻橿 , 阴多银 , 阳多白玉 。 涔水出焉 , 北流注于渭 。 清水出焉 , 南流注于汉水 。
又西三百二十里 , 曰嶓冢之山 , 汉水出焉 , 而东南流注于沔 ; 嚣水出焉 , 北流注于汤水 。 其上多桃枝钩端 , 兽多犀兕熊罴 , 鸟多白翰赤鷩 。 有草焉 , 其叶如蕙 , 其本如桔梗 , 黑华而不实 , 名曰蓇蓉 。 食之使人无子 。
又西三百五十里 , 曰天帝之山 , 多棕枬 ; 下多菅蕙 。 有兽焉 , 其状如狗 , 名曰溪边 , 席其皮者不蛊 。 有鸟焉 , 其状如鹑 , 黑文而赤翁 , 名曰栎 , 食之已痔 。 有草焉 , 其状如共葵 , 共其臭如蘼芜 , 名曰杜衡 , 可以走马 , 食之已瘿 。
西南三百八十里 , 曰臯涂之山 , 蔷水出焉 , 西流注于诸资之水 ; 涂水出焉 , 南流注于集获之水 。 其阳多丹粟 , 其阴多银 、 黄金 , 其上多桂木 。 有白石焉 , 其名曰囗 , 可以毒鼠 。 有草焉 , 其状如稿芨 , 其叶如葵赤背 , 名曰无条 , 可以毒鼠 。 有兽焉 , 其状如鹿而白尾 , 马足人手而四角 , 名曰玃如 。 有鸟焉 , 其状如鸱而人足 , 名曰数斯 , 食之已瘿 。
又西百八十里 , 曰黄山 , 无草木 , 多竹箭 。 盼水出焉 , 西流注于赤水 , 其中多玉 。 有兽焉 , 其状如牛 , 而苍黑大目 , 其状曰 (mǐn)[ 上敏下牛 ]。 有鸟焉 , 其状如鸮 , 青羽赤喙 , 人舌能言 , 名曰鹦鹉 。
又西二百里 , 曰翠山 , 其上多 㯶 枏 (nán), 其下多竹箭 , 其阳多黄金 、 玉 , 其阴多牦牛 、 麢 、 麝 , 其多鸓 , 其状如鹊 , 赤黑而两首四足 , 可以御火 。
又西二百五十里 , 曰騩山 , 是錞于西海 , 无草木 , 多玉 。 凄水出焉 , 西流注于海 , 其中多采石 、 黄金 , 多丹粟 。
凡西经之首 , 自钱来之山至于騩山 , 凡十九山 , 二千九百五十七里 。 华山冢也 , 其祠之礼 : 太牢 。 羭山神也 , 祠之用烛 , 斋百日以百牺 , 瘗用百瑜 , 汤其酒百樽 , 婴以百珪百壁 。 其余十七山之属 , 皆毛牷用一羊祠之 。 烛者 , 百草之未灰 , 白席采等纯之 。
西次二经之首 , 曰钤山 , 其上多铜 , 其下多玉 , 其木多杻橿 。
西二百里 , 曰泰冒之山 , 其阳多玉 , 其阴多铁 。 浴水出焉 , 东流注于河 , 其中多藻玉 , 多白蛇 。
又西一百七十里 , 曰数历之山 , 其上多黄金 , 其下多银 , 其木多杻橿 , 其鸟多鹦鹉 。 楚水出焉 , 而南流注于渭 , 其中多白珠 。
又西百五十里高山 , 其上多银 , 其下多青碧 、 雄黄 , 其木多棕 , 其草多竹 。 泾水出焉 , 而东流注于渭 , 其中多馨石 、 青碧 。
西南三百里 , 曰女床之山 , 其阳多赤铜 , 其阴多石涅 , 其兽多虎豹犀兕 。 有鸟焉 , 其状如翟而五彩文 , 名曰鸾鸟 , 见则天下安宁 。
又西二百里 , 曰龙首之山 , 其阳多黄金 , 其阴多铁 。 苕水出焉 , 东南流注于泾水 , 其中多美玉 。
又西二百里 , 曰鹿台之山 , 其上多白玉 , 其下多银 , 其兽多 㸲 牛 、 羬羊 、 白豪 。 有鸟焉 , 其状如雄鸡而人面 , 名曰凫徯 , 其鸣自叫也 , 见则有兵 。
西南二百里 , 曰鸟危之山 , 其阳多馨石 , 其阴多檀楮 , 其中多女床 。 鸟危之水出焉 , 西流注于赤水 , 其中多丹粟 。
又西四百里 , 曰小次之山 , 其上多白玉 , 其下多赤铜 。 有兽焉其状如猿 , 而白首赤足 , 名曰朱厌 , 见则大兵 。
又西三百里 , 曰大次之山 , 其阳多垩 , 其阴多碧 , 其兽多 㸲 牛 、 麢羊 。
又西四百里 , 曰薰吴之山 , 无草木 , 多金玉 。
又西四百里 , 曰厎阳之山 , 其木多稷 、 枬 、 豫章 , 其兽多犀 、 兕 、 虎 、 犳 、㸲 牛 。
又西二百五十里 , 曰众兽之山 , 其上多㻬琈之玉 , 其下多檀楮 , 多黄金 , 其兽多犀兕 。
又西五百里 , 曰皇人之山 , 其上多金玉 , 其下多青雄黄 。 皇水出焉 , 西流注于赤水 , 其中多丹粟 。
又西三百里 , 曰中皇之山 , 其上多黄金 , 其下多蕙 、 棠 。
又西三百五十里 , 曰西皇之山 , 其阳多黄金 , 其阴多铁 , 其兽多麋 、 鹿 、㸲 牛 。
又西三百五十里 , 曰莱山 , 其木多檀楮 , 其鸟多罗罗 , 是食人 。
凡西次二经之首 , 自钤山至于莱山 , 凡十七山 , 四千一百四十里 。 其十神者 , 皆人面而马身 。 其七神皆人面而牛身 , 四足而一臂 , 操杖以行 , 是为飞兽之神 。 其祠之 , 毛用少牢 , 白菅为席 。 其十辈神者 , 其祠之毛一雄鸡 , 钤而不糈 : 毛采 。
西次三经之首 , 曰崇吾之山 , 在河之南 , 北望冢遂 , 南望 䍃 之泽 , 西望帝之捕兽之丘 , 东望 䗡 渊 。 有木焉 , 员叶而白柎 , 赤华而黑理 , 其实如枳 , 食之宜子孙 。 有兽焉 , 其状如禺而文臂 。 豹虎而善投 , 名曰举父 。 有鸟焉 , 其状如凫 , 而一翼一目 , 相得乃飞 , 名曰蛮蛮 , 见则天下大水 。
西北三百里 , 曰长沙之山 。 泚水出焉 , 北流注于泑水 , 无草木 , 多青雄黄 。
又西北三百七十里 , 曰不周之山 。 北望诸 䗡 之山 , 临彼岳崇之山 , 东望泑泽 , 河水所潜也 , 其原浑浑泡泡 。 爰有嘉果 , 其实如桃 , 其叶如枣 , 黄华而赤柎 , 食之不劳 。
又西北四百二十里 , 曰峚山 , 其上多丹木 , 员叶而赤茎 , 黄华而赤实 , 其味如饴 , 食之不饥 。 丹水出焉 , 西流注于稷泽 , 其中多白玉 。 是有玉膏 , 其原沸沸汤汤 , 黄帝是食是飨 。 是生玄玉 。 玉膏所出 , 以灌丹木 , 丹木五岁 , 五色乃清 , 五味乃馨 。 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 , 而投之钟山之阳 。 瑾瑜之玉为良 , 坚粟精密 , 浊泽有而光 。 五色发作 , 以和柔刚 。 天地鬼神 , 是食是飨 ; 君子服之 , 以御为祥 。 自峚山至于钟山 , 四百六十里 , 其间尽泽也 。 是多奇鸟 、 怪兽 、 奇鱼 , 皆异物焉 。
又西北四百二十里 , 曰钟山 。 其子曰鼓 , 其状如人面而龙身 , 是与钦 䲹 杀葆江于昆仑之阳 , 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鳐崖 。 钦 䲹 化为大鹗 , 其状如雕而墨文白首 , 赤喙而虎爪 , 其音如晨鹄 , 见则有大兵 ; 鼓亦化为鵕鸟 , 其状如鸱 , 赤足而直喙 , 黄文而白首 , 其音如鹄 , 见即其邑大旱 。
又西百八十里 , 曰泰器之山 。 观水出焉 , 西流注于流沙 。 是多文鳐鱼 , 状如鲤里 , 鱼身而鸟翼 , 苍文而白首赤喙 , 常行西海 , 游于东海 , 以夜飞 。 其音如鸾鸡 , 其味酸甘 , 食之已狂 , 见则天下大穰 。
又西三百二十里 , 曰槐江之山 。 丘时之水出焉 , 而北流注于泑水 。 其中多蠃其上金青雄黄 , 多藏琅玕 、 黄金 、 玉 , 其阳多丹粟 。 其了有多采黄金银 。 实惟帝之平圃 , 神英招司之 , 其状马身而人面 , 虎文而鸟翼 , 徇于四海 , 其音如榴 。 南望昆仑 , 其光熊熊 , 其气魂魂 。 西望大泽 , 后稷所潜也 。 其中多玉 , 其阴多榣木之有若 。 北望诸龇 , 槐鬼离仑居之 , 鹰鸇之所宅也 。 东望恒山四成 , 有穷鬼居之 , 各在一搏 。 爰有淫水 , 其清洛洛 。 有天神焉 , 其状如牛 , 而八足二首马尾 , 其音如勃皇 , 见则其邑有兵 。
西南四百里 , 曰昆仑之丘 , 是实惟帝之下都 , 神陆吾司之 。 其神状虎身而九尾 , 人面而虎爪 ; 是神也 , 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 , 有兽焉 , 其状如羊而四角 , 名曰土蝼 , 是食人 。 有鸟焉 , 其状如蜂 , 大如鸳鸯 , 名曰钦原 , 蠚鸟兽则死 , 蠚木则枯 , 有鸟焉 , 其名曰鹑鸟 , 是司帝之百服 。 有木焉 , 其状如棠 , 黄华赤实 , 其味如李而无核 , 名曰沙棠 , 可以御水 , 食之使人不溺 。 有草焉 , 名曰薲草 , 其状如葵 , 其味如葱 , 食之已劳 。 河水出焉 , 而南流注于无达 。 赤水出焉 , 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 。 洋水出焉 , 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 。 墨水出焉 , 而四海流注于大杆 。 是多怪鸟兽 。
又西三百七十里 , 曰乐游之山 。 桃水出焉 , 西流注于稷泽 , 是多白玉 , 其中多 䱻 鱼 , 其状如蛇而四足 , 是食鱼 。
西水行四百里 , 曰流沙 , 二百里至于嬴母之山 , 神长乘司之 , 是天之九德也 。 其神状如人而豹尾 。 其上多玉 , 其下多青石而无水 。
又西北三百五十里 , 曰玉山 , 是西王母所居也 。 西王母其状如人 , 豹尾虎齿而善啸 , 蓬发戴胜 , 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。 有兽焉 , 其状如犬而豹文 , 其角如牛 , 其名曰狡 , 其音如吠犬 , 见则其国大穰 。 有鸟焉 , 其状如翟而赤 , 名曰胜遇 , 是食鱼 , 其音如录 , 见则其国大水 。
又西四百八十里 , 曰轩辕之丘 , 无草木 。 洵水出焉 , 南流注于黑水 , 其中多丹粟 , 多青雄黄 。
又西三百里 , 曰积石之山 , 其下有石门 , 河水冒以西流 , 是山也 , 万物无不有焉 。
又西二百里 , 曰长留之山 , 其神白帝少昊居之 。 其兽皆文尾 , 其鸟皆文首 。 是多文玉石 。 实惟员神磈氏之宫 。 是神也 , 主司反景 。
又西二百八十里 , 曰章莪之山 , 无草木 , 多瑶碧 。 所为甚怪 。 有兽焉 , 其状如赤豹 , 五尾一角 , 其音如击石 , 其名如狰 。 有鸟焉 , 其状如鹤 , 一足 , 赤文青质而白喙 , 名曰毕方 , 其鸣自叫也 , 见则其邑有譌火 。
又西三百里 , 曰阴山 。 浊浴之水出焉 , 而南流注于番泽 , 其中多文贝 。 有兽焉 , 其状如狸而白首 , 名曰天狗 , 其音如榴榴 , 可以御凶 。
又西二百里 , 曰符惕之山 , 其上多棕枬 , 下多金玉 。 神江疑居之 。 是山也 , 多怪雨 , 风云之所出也 。
又西二百二十里 , 曰三危之山 , 三青鸟居之 。 是山也 , 广员百里 。 其上有兽焉 , 其状如牛 , 白身四角 , 其豪如披蓑 , 其名曰
又西一百九十里 , 曰騩山 , 其上多玉而无石 。 神耆童居之 , 其音常如钟磬 。 其下多积蛇 。
又西三百五十里 , 曰天山 , 多金玉 , 有青雄黄 。 英水出焉 , 而西南流注于汤谷 。 有神焉 , 基状如黄囊 , 赤如丹水 , 六足四翼 , 浑敦无而目 , 是识歌舞 , 实为帝江也 。
又西二百九十里 , 曰泑山 , 神蓐收居之 。 其上多婴短之玉 , 其阳多瑾瑜之玉 , 其阴多青雄黄 。 是山也 , 西望日之所入 , 其气员 , 神红光之所司也 。
西水行百里 , 至于翼望之山 , 无草木 , 多金玉 。 有兽焉 , 其状如狸 , 一日而三尾 , 名曰讙 , 其音如夺百声 , 是可以御凶 , 服之已瘅 。 有鸟焉 , 其状如乌 , 三首六尾而善笑 , 名曰鵸 䳜, 服之使人不厌 , 又可以御凶 。
凡西次三经之首 , 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 , 凡二十三山 , 六千七百四十四里 。 其神状皆羊身人面 。 其祠之礼 , 用一吉玉瘗 , 糈用稷米 。
西次四经之首 , 曰阴山 , 上多楮 , 无石 , 其草多茆 、 蕃 。 阴水出焉 , 西流注于洛 。
北五十里 , 曰劳山 , 多茈草 。 弱水出焉 , 而西流注于洛 。
西五十里 , 曰罢父之山 , 洱水出焉 , 而西流注于洛 , 其中多茈 、 碧 。
北七十里 , 曰申山 , 其上多楮柞 , 其下多杻橿 , 其阳多金玉 。 区水出焉 , 而江流注于河 。
北二百里 , 曰鸟山 , 其上多桑 , 其焉多楮 , 其阴多铁 , 其阳多玉 。 辱水出焉 , 而东流注于河 。
又北百二里 , 曰上申之山 , 上无草木 , 而多硌石 , 下多榛楛 , 兽多白鹿 。 其鸟多当扈 , 其状如雉 , 以其髯飞 , 食之不眴目 。 汤水出焉 , 东流注于河 。
又北百八十里 , 曰诸次之山 , 诸次之水出焉 , 而东流注于河 。 是山也 , 多木无草 , 鸟兽莫居 , 是多众蛇 。
又北百八十里 , 曰号山 , 其木多漆 、 棕 , 其草多药 、 芎䓖 。 多冷石 。 端水出焉 , 而东流注于河 。
又北二百二十里 , 曰盂山 , 其阴多铁 , 其阳多铜 , 其兽多白狼白虎 , 其鸟多白雉白翟 。 生水出焉 , 而东流注于河 。
西二百五十里 , 曰白於之山 , 上多松柏 , 下多栎檀 , 其兽多 㸲 牛 、 羬羊 , 其鸟多鸮 。 洛水出于其阳 , 而东流注于渭 ; 夹水出于其阴 , 东流注于生水 。
西北三百里 , 曰申首之山 , 无草木 , 冬夏雪 。 申水出于其上 。 潜于其下 , 是多白玉 。
又西五十五里 , 曰泾谷之山 。 泾水出焉 , 东南流注于渭 , 是多白金白玉 。
又西百二十里 , 曰刚山 , 多柒木 , 多㻬琈之玉 。 刚水出焉 , 北流注于渭 。 是多神
又西二百里 , 至刚山之尾 。 洛水出焉 , 而北流注于河 。 其中多蛮蛮 , 其状鼠身而鳖首 , 其音如吠犬 。
又西三百五十里 , 曰英鞮之山 , 上多漆木 , 下多金玉 , 鸟兽尽白 。 靼涴水出焉 , 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 。 是多冉遗之鱼 , 鱼身蛇首六足 , 其目如观耳 , 食之使人不眯 , 可以御凶 。
又西三百里 , 曰中曲之山 , 其阳多玉 , 其阴多雄黄 、 白玉及金 。 有兽焉 , 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 , 一角 , 虎牙爪 , 音如鼓音 , 其名曰驳 , 是食虎豹 , 可以御兵 。 有木焉 , 其状如棠 , 而员叶赤实 , 实大如木瓜 , 名曰杯木 , 食之多力 。
又西二百六十里 , 曰邽山 。 其上有兽焉 , 其状如牛 , 蝟毛 , 名曰穷奇 , 音如獆狗 , 是食人 。 蒙水出焉 , 南流注于洋水 , 其中多黄贝 ; 嬴鱼 , 鱼身而鸟翼 , 音如鸳鸯 , 见则其邑大水 。
又西二百二十里 , 曰鸟鼠同穴之山 , 其上多白虎 、 白玉 。 渭水出焉 , 而东流注于河 。 其中多鳋鱼 , 其状如鳣鱼 , 动则其邑有大兵 。 滥水出于其西 , 西流注于汉水 , 多 【 上如下鱼 】 魮之鱼 , 其状如覆铫 , 鸟首而鱼翼 , 音如磬石之声 , 是生珠玉 。
西南三百六十里 , 曰崦嵫之山 , 其上多丹木 , 其叶如楮 , 其实大如瓜 , 赤符而黑理 , 食之已瘅 , 可以御火 。 其阳多龟 , 其阴多玉 。 苕水出焉 , 而西流注于海 , 其中多砥励 。 有兽焉 , 其状马身而鸟翼 , 入面蛇尾 , 是好举人 , 名曰孰湖 。 有鸟焉 , 其状如鸮而人面 , 蜼身犬尾 , 其名自号也 , 见则其邑大旱 。
凡西次四经自阴山以下 , 至于崦嵫之山 , 凡十九山 , 三千六百八十里 。 其神祠礼 , 皆用一白鸡祈 , 糈以稻米 , 白菅为席 。
右西经之山 , 凡七十七山 , 一万七千五百一十七里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