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子兵法·九变篇

时间:2019-08-24 14:33:14 编辑:文言文

  《孙子兵法·九变篇》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创作的一篇散文。

  【原文】

  孙子曰:凡用兵之法,将受命于君,合军聚众。圮地无舍,衢地交合,绝地无留,围地则谋,死地则战,途有所不由,军有所不击,城有所不攻,地有所不争,君命有所不受。

 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,知用兵矣;将不通九变之利,虽知地形,不能得地之利矣;治兵不知九变之术,虽知五利,不能得人之用矣。

  是故智者之虑,必杂于利害,杂于利而务可信也,杂于害而患可解也。是故屈诸侯者以害,役诸侯者以业,趋诸侯者以利。故用兵之法,无恃其不来,恃吾有以待之;无恃其不攻,恃吾有所不可攻也。

  故将有五危,必死可杀,必生可虏,忿速可侮,廉洁可辱,爱民可烦。凡此五者,将之过也,用兵之灾也。覆军杀将,必以五危,不可不察也。

  【翻译】

  孙子说:用兵的原则,将接受国君的命令,召集人马组建军队, 在难于通行之地不要驻扎,在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要与四邻结交,在难以生存的地区不要停留,要赶快通过,在四周有险阻容易被包围的地区要精于谋划,误入死地则须坚决作战。有的道路不要走,有些敌军不要攻,有些城池不要占,有些地域不要争,君主的某些命令也可以不接受。

  所以将帅精通“九变”的具体运用,就是真懂得用兵了;将帅不精通“九变”的具体运用,就算熟悉地形,也不能得到地利。指挥作战如果不懂“九变”的方法,即使知道“五利”,也不能充分发挥部队的战斗力。

  智慧明达的将帅考虑问题,必然把利与害一起权衡。在考虑不利条件时,同时考虑有利条件,大事就能顺利进行;在看到有利因素时同时考虑到不利因素,祸患就可以排除。因此,用最另人头痛的事去使敌国屈服,用复杂的事变去使敌国穷于应付,以利益为钓饵引诱敌国疲于奔命。所以用兵的原则是:不抱敌人不会来的侥幸心理,而要依靠我方有充分准备,严阵以待;不抱敌人不会攻击的侥幸心理,而要依靠我方坚不可摧的防御,不会被战胜。

  所以,将领有五种致命的弱点:坚持死拼硬打,可能招致杀身之祸;临阵畏缩,贪生怕死,则可能被俘;性情暴躁易怒,可能受敌轻侮而失去理智;过分洁身自好,珍惜声名,可能会被羞辱引发冲动;由于爱护民众,受不了敌方的扰民行动而不能采取相应的对敌行动。所有这五种情况,都是将领最容易有的过失,是用兵的灾难。军队覆没,将领牺牲,必定是因为这五种危害,因此一定要认识到这五种危害的严重性。

  【作者简介】

  孙武(约公元前545年—约公元前470年),字长卿,春秋末期齐国乐安(今山东省北部)人。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、政治家,尊称兵圣或孙子(孙武子),又称“兵家至圣”,被誉为“百世兵家之师”、“东方兵学的鼻祖”。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,由齐至吴,经吴国重臣伍员(伍子胥)举荐,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,受到重用为将。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,占领楚国都城郢城,几近覆亡楚国。其著有巨作《孙子兵法》十三篇,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,被誉为“兵学圣典”,置于《武经七书》之首。

  查看:孙子兵法全文及翻译

【“孙子兵法”相关文章】

  • 孙子兵法九地篇原文及翻译

    《孙子兵法九地篇》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创作的一篇散文。 【原文】 孙子曰:用兵之法,有散地,有轻地,有争地,有交地,有衢地,有重地,有圮地,有围地,有死地。诸侯自战其地,为...

  • 孙子兵法兵势篇原文及翻译

    《孙子兵法兵势篇》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创作的一篇散文。文章指出,必须善于顺应天时,善于利用地利,充分发挥人和。为将之人能做到这三点,就能所向者无敌,所击者万全了。 【原文...

  • 孙子兵法军形篇原文及翻译

    《孙子兵法军形篇》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创作的一篇散文。讲的是具有客观、稳定、易见等性质的因素,如战斗力的强弱、战争的物质准备。 【原文】 孙子曰:昔之善战者,先为不可胜,以...

  • 孙子兵法虚实篇原文及翻译

    《孙子兵法虚实篇》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创作的一篇散文。本篇主要是讲,如何通过分散集结、包围迂回,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,以多胜少。 【原文】 孙子曰:凡先处战地而待敌...

  • 孙子兵法地形篇原文及翻译

    《孙子兵法地形篇》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创作的一篇散文。该书主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。 【原文】 孙子曰:地形有通者,有挂者,有支者,有隘者,有险者,有远...

Copyright @ 文言文   闽ICP备2020022791号